甚麼是ETF?
ETF是可以在市場上如股票般交易的一籃子投資產品,通常是一籃子股票,也可以是債券或商品。ETF可以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,較有名的例子是ARKK和VOO,ARKK是由Cathrine Wood主理的一個主動型基金,即是由他們去選擇每天買甚麼和賣甚麼,而VOO是追蹤美國SP500指數的基金,SP500可以想象成恆生指數的美國版,而SP500是包括了於美國上市的最大市值頭500間公司,不涉及每天主動的買賣,所以VOO是為被動型ETF。主動型被動型是兩個不同的流派,沒有誰比誰好。
為什麼忙碌的散户適合買 ETF?
第一,ETF的本質是分散風險,一籃子股票較少會出現個股的大上大落,避面受難以預測的政治事件影響,例如阿里巴巴的螞蟻上市事件,這樣長期持有時能拿得較穩,較穩亦代表著較佳的資金流動性,你需要賣出時大部分時間都可賣在正常價格,資金流動性可以幫助我們在遇到機會時快速調配資金。
第二,ETF能節省時間,研究及追蹤單一個股是十分花時間的,深入看5-10隻個股就差不多是在職人士的極限,而在ETF中,只要你看好一個國家或者行業,ETF可以助你去投入整個行業,例如看好半導體的需求,可以買入半導體指數ETF(SMH)或安碩費城交易所半導體ETF(SOXX),看好中國科技業可以買入 3067或中國科技指數ETF(CQQQ)等地快速投資大趨勢。
第三,大型指數ETF過往的表現都穩定地高,以VOO為例,2020年的回報率為18%,2021年至今的回報率為2%, 納指100 ETF (QQQ)2020年的回報為49%,2021年至今的回報為6%,以全倉計算要跑贏大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當然過往回報不等於未來表現,但我個人是相信動者恆動的,而且指數會不斷修正成分股。
那ETF的缺點是甚麼呢?
每年會收取0.2%-2%不等的管理費,我個人不太會買管理費1%或以上的ETF。另外就是市場參與度會減少,因為不去細看個股,但如果我真的很喜歡選股的樂趣呢?小朋友才選擇,我全都要!倉位50% ETF,然後50%自己選股,問題就解決了,所以其實這兩點也不算甚麼缺點。今天就到這,想看更多我的內容可以關注我IG: etf_research。感謝閲畢。